欢迎您来到半岛在线登录官网

半岛在线登录官网

公司新闻 知识专区 无刷小百科

“戴森平替”徕芬也被价格战搞怕了

发布时间:2025-03-29 16:45:24 | 作者: 半岛在线登录官网


  2016年,3000元的戴森吹风机进入中国,与旗下卷发棒、吸尘器组成“中产家电三件套”。

  尽管价格是同行的10倍,戴森却常在中国卖断货,就连创始人詹姆斯·戴森,也被买成了英国首富,发布于2019年1月的彭博亿万富豪指数显示,其名下净资产约138亿美元(在当时期约合人民币1223亿元)。同年,戴森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突破100亿元,连续多年在高端吹风机市场中占有率排第一。

  但戴森的好日子并不长久,很快就有中国企业出手了。2021年,“戴森平替”徕芬就出现了,其吹风机从镂空风筒外型,到高风速卖点,都是像素级对标戴森吹风机,而价格仅约为戴森的1/5。

  伴随消费降级的寒气吹遍市场,到了2024年618期间,徕芬在天猫的销售额超过戴森、拿下第一名;而到了刚过去不久的双11,高速吹风机榜单前几名基本上没有了戴森的身影。

  但与此同时,徕芬也面临着更卷的“平替威胁”。华强北的白牌厂家们,已经把外型相似的吹风机价格打到100元以下。

  他也是一个艺术家,曾发表“不考虑性价比”的言论:“戴森在考虑每一个新产品研发的时候,不会从纯商业的方面出发……每一款新产品的研发完全是由科研、技术和产品本身主导的。”

  行动上亦与言论统一。2018年的报道显示,戴森公司雇佣了4450名工程师和科学家,其中一半驻英国,彼年每周研发投资达800万英镑(约合人民币7.3千万)。即使是在全球经济提高速度放缓的2023年,戴森的研发投入仍有40%的同比增长率。

  戴森在产品创新上无疑是成功的,无论是融入高速马达技术、智能控温功能的吹风机,还是能自动缠绕头发的卷发棒,都具备颠覆性价值。

  《财新周刊》在2019年曾在报道中写道:“戴森的走红也证明,消费者是会为真正有价值有品质的‘昂贵’买单。”

  徕芬问世至今就是瞄准“戴森平替”打的,用当年网友的话说,就是“不看logo,就没法通过外观分清两个品牌”。实际使用上,徕芬给人的直观感受也是风速大、干发速度快,并基于相似的长柄设计和马达位置调整,平衡性也被兼顾了。

  外包装上,徕芬还学了苹果。白色的盒子、配件摆放方式,就连撕封条的方式,都“果里果气”的,情绪价值拉满,亦被网友形容为“苹果周边”。

  尽管在核心技术上,徕芬有没有成功复制戴森的精髓,仍需更多专业数据去论证。

  毕竟在社交平台上,不乏吐槽“徕芬吹风机吹得头发打结,感受不到负离子的存在”“声音能把人吹聋”“吹出了三天没洗头的效果,越吹越塌”等声音,由此引申出“徕芬是否只‘抄’了一个风速大“的质疑。黑猫投诉反馈平台上,亦有多条关于“常规使用的寿命短”“有焦糊味”等内容的投诉。

  2021年,即徕芬高速吹风机上市的第一年,徕芬科技的全年商品交易额就达到1.3亿元,到了2023年底,这一个数字已突破30亿元。公开资料显示,目前徕芬吹风机的线年上半年,戴森吹风机的线%。

  徕芬受市场青睐,原因主要在于,其降低了一部分“戴森式差异化体验”的消费门槛。

  天猫上,号称性能比肩3000元戴森的徕芬吹风机,售价仅500多元。纵观产品线,徕芬吹风机价格的范围为200-600元,戴森为2500元-3500元。

  于消费者而言,中间超5倍的价格差距,或许足以抹平徕芬的不足。毕竟买吹风机的基本需求是吹头发,其次是情绪溢价,在徕芬能满足这两者的情况下,是否值得为戴森的高浓度负离子等多花两三千块?或者换一种问法,到了当下,吹风机上昂贵的创新技术是否还是必不可少的?

  如上所述,吹风机的基本需求是简单的。如果说徕芬能复制戴森70%的价值,那白牌们也能复制徕芬70%的价值,价格却远不止便宜3成。

  在淘宝搜索“戴森平替”,综合排序前列的产品已经比徕芬还便宜,120多元的吹风机不在少数,甚至有低至67元的,另据搜索统计,近90%的消费者倾向于浏览146元以下的“戴森平替”。一对比,徕芬500元的吹风机也没那么香了。

  这些“平替2.0们”也在慢慢做大。淘宝显示,一款128元的“戴森同款吹风机”全网销量超90万件。拼多多上,更有直接命名为“华强北戴森”的产品,销量超过了200万件。

  奥维云网小家电大数据事业部研究经理刘亚丽曾在采访中,将此归结于“高速电机技术成熟带动了成本下降”。以核心零部件高转速无刷电机为例,前两年一个吹风机仅高转速无刷电机和驱动的成本就在200元以上,如今零售价就已经降到200元了。

  尽管技术降本的说法听上去符合商业规律,但实际降幅仍让人倒吸一口凉气。刘亚丽在去年6月就提到:“高速电吹风市场市场均价在逐步下探,同比降低了34.4%。”因此,全行业价格大大下降的致因,还有“平替套路”背后无法回避的同质化问题,以及品牌认知薄弱。

  尽管徕芬创始人叶洪新不再认可“戴森平替”标签:“徕芬从来都不觉得自身是某某的平替。”但从产品外形到卖点功能,都决定了徕芬很难将它撕掉。但纯靠低价,换不来市场话语权,更意味着要面对“销量 or 利润”的抉择。

  虽然徕芬销量仍在上涨,但增速已出现下滑趋势。2022-2024年的双11活动期间,徕芬的全网商品交易额分别为2.9亿元、4.4亿元、5亿元,近两年的同比增速为51.7%、13%。

  徕芬从戴森那里抢走的蛋糕,如今又被“华强北们”分食。尤其是,高速吹风机价格战白热化程度仍在加深,奥维云网显示,截至2024年3月,200元以下价格段占比已达到10.4%了。国产小家电行业,将继续洗牌。

  纯元只有一个,平替路线终究不能够确保徕芬的荣华富贵。说不定过多两年,连“华强北们”也有平替了。

  小家电产业的特点,除了上述的需求简单,还有技术壁垒薄弱。就像高速吹风机,当核心技术高速运转电机成“标配”后,就无太多别的技术可卷,产品的专利溢价就下滑了,只能卷价格。

  很多人说,去搞研发创新呀!顺着此逻辑,第二曲线的灵感,便落到了“创造衍生价值”上。但目前来看,就连戴森,也没把这事做好。

  2022年底,戴森正式对外发布空气净化耳机Dyson Zone™。这款耳机以“移动净化”为概念,历经6年研发,由头戴式耳机和塑料材质空气过滤面罩组成。据悉,面罩能捕获99%的小至0.1微米的颗粒污染。

  但这款延续戴森创新精神的产品,没有正真获得消费者的支持,如今仅在品牌官网有售,各电子商务平台均已将其下架。媒体分析其失败的原因是“应用场景有限”,说白了,就是“大家没这么复杂的需求”。

  上市于2023年的戴森洗地机Wash G1,采用“水尘循环”技术,集释水、浸润及刮污于一体,不依赖吸力洗地,以此区别于市面常见的“气尘循环”技术。但这款洗地机没有配置滚刷烘干功能、需手动晾晒,当时就有消费者提出“想要真正能解放双手的洗地机”,戴森却认为“烘干并不卫生”。

  如果戴森听劝,或许能旗下能再多一个现象级爆款。说到底,破局还是要靠回归朴素需求。

  以小米空调为例,截至2024年10月27日,其在中国线上空调市场的市占率排名第三,为11.82%,而在2021年的时候,其线%。

  小米空调做对了什么,自带内置挡风板或是其中之一。在此之前人们有多痛恨直吹脑袋,看看电子商务平台上的挡风板销量就知道了。拼多多上,“空调挡风板”单件商品最高销量为232.4万件,销量100万+件的不在少数。可见这是一个长久存在的需求,但总是得不到满足。

  高速吹风机作为小家电的细分产业,戴森、徕芬和“华强北们”技术创新触顶的痛点,是整个小家电产业的痛点;同行们回归基础需求的破局思路,亦可作为跳出同质化竞争的参考。